今年春耕农忙时节,在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没有了以往农民忙碌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农机”的智能作业。为全面提高农业全程机械化程度、提高农机智能化水平,多个省市的农业相关部门开发了智慧农机管理平台,基于互联网和手机、平板客户端,构筑以农机综合信息化服务网络和农机综合监管网络两大服务网络,对农机作业进行实时监管,服务于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合作社、维修网点、农机手。
种田也能打“滴滴”
“滴滴农机”的使用无疑是发生在农村田间地头的一件新鲜事——“滴滴”不仅能打车,还能“打农机”。农机手和农户在“滴滴农机”APP注册登记各自信息后,到农忙时节,农户可以将种植规模、作业时间、价格意向等需求信息发布出去,并显示距离最近的农机手信息,附近农机手则可以直接接单。这种“互联网+农机”服务模式,实现了农机手与农户快速业务连接,有效解决了“有机无田耕、有田无机耕”的供需矛盾,真正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机多干活,让农户得实惠”。
全程智能监控深松整地作业
近年来,国家通过作业补助在全国适宜地区大力推广深松技术,但作业深度与作业面积人工核查工作量大、成本高,落实作业补助的廉政风险多,成为摆在基层农机管理部门面前的难题。对此,各地农机部门的智慧农机管理平台开发了专门针对深松整地作业的服务系统,采用卫星定位、无线通讯技术和深松机具状态检测传感技术,实现对农机深松作业过程、面积、深度实施准确检测,监测数据能实时传输到农机驾驶室的主机显示器及当地农机部门深松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农机深松作业面积、作业标准全面智能化监控,大大提高了对农机作业深度及面积掌握的精准度和实时性。 (农机)